当减重者都奔着极其强烈的意愿“破蝶重生”,却不乏有人以“钱财已空而脂肪依旧”的结果告吹,在“能玩能吃还能瘦”的背后,也有人失望而归,体重不减反增,更有甚者,封闭式减肥训练营频频发生意外。
据报道,2020年9月,杭州的小璐参加集中营近3天后,全身肌肉酸痛,尿液呈浓茶色,并且还伴有呕吐的情况。接诊医生认为,小璐之所以出现横纹肌溶解症,是因为突然间的高强度训练导致肌肉组织严重受损,进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;2020年,重庆的刘先生在一家“减肥训练营”苦练数日后,因尾椎体骨折进了医院;今年5月,荆州的王女士在一家“私人定制”减肥训练营运动一周后膝盖损伤严重,医生称目前身体状况不能再运动。
对此,中国注册营养师余婉婷坦言:“当减肥成为热点话题,消费选择空前丰富的当下,此类机构在学员选择上,以大体重、特定人群优先,目的是增强消费者的代入感,但是不是最健康、最有效、最适合的减肥方式,需要擦亮双眼去辨别。”
瘦身食品市场规模达3387亿
“早晚跳绳1000个;晚上准时跟着刘畊宏直播跳操。”这是刚从瑜伽垫上气喘吁吁地爬起来的上班族蒋女士开启“减肥计划”的第五天。她站在体重秤上,看着液晶显示屏上的数字,直面体重增加带来的冲击依然是巨大的——当“69kg”映入眼帘,这个不到160CM的“微胖女孩”整个人陷入了沉默。
在2020年发布的《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》中,中国人有超过50%的成年人超重或肥胖;而在2015年,中国人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0.1%和11.9%。
上涨的肥胖人口数字,反应了健康生活方式亟待普及。
“不仅是身材焦虑,中心型肥胖人群患有脂肪肝、糖尿病、癌症等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更高,对健康的危害更加严重。”业内人士如是表示。
数据显示,2022年,中国瘦身网民主要采用的瘦身方式为运动减肥,占比为69.9%,通过节食减肥占比为 59.3%,药物减肥的占比为27.8%,手术减肥的占比为20%。
“2020年,因体重超标被诊断为代谢综合征,为了减重,尝试过各种方法,但都没有明显效果,直到2021年花费三万多元在成都市某医院做了袖状胃切除手术,经过后期的饮食方案调整和健身运动,如今体重体脂终于维持正常系数了。”蒋女士在接受金融投资报记者采访时表示。
“体重通过干预管理下降5%左右,对于健康都是有积极作用的。”余婉婷表示,在肥胖分型中,单纯性肥胖和疾病性肥胖治疗是不一样的。疾病性肥胖需要治疗原发病配合药物或医疗手段干预,自主照搬网上减肥法不科学也有风险。
Copyright 2015-2022 财报分析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12018864号-25 联系邮箱:29 13 23 6 @qq.com